您好,欢迎来到鄂前旗数字乡村平台!  

讨厌的肌间刺,是它“跃龙门”的终极武器

  • 发布时间:
  • 2020-01-09 09:45:22
  •       
  • 来源:
  • 本站原创
  •       
  • 责任编辑:
  • 本站编辑
  •     
  • 字体:
  • A+   
  • A-   
分享:
【关闭】


近日,网络上有关白鲟灭绝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的新闻可谓是铺天盖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这两件事背后其实有着一个共同的缘由——长江里,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一些鱼类,种群数量严重下降,下降比率甚至达到了90%。

对于大型掠食性鱼类白鲟而言,这意味着前所未有的食物短缺。对于长江本身而言,这意味着它的生态已到达崩溃边缘。中国淡水鱼类养殖业需要不断补充优质种鱼,来提高养殖种群的质量。作为天然种质库的长江一旦崩坏,对淡水鱼养殖业的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

说起淡水养殖,不得不提的便是中国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鳙鱼(花鲢),以及今天的主角白鲢。

缘何它们是四大家鱼

之所以选择这四种鲤科鱼类作为四大家鱼,通常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它们的苗种在长江里的天然产量大,易获得,可以大量推广。

二、它们生长迅速,抗病力强,且生长拐点年龄均比各自的性成熟年龄大2~3龄,即性成熟后仍会继续生长,所以食用价值较高。

三、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这四种鱼的食性及所处水层互不冲突。白鲢通常在水域上层,以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为主食,也吃浮游动物。鳙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以水蚤等浮游动物为主食。青鱼栖息于水域中下层,主要以螺狮、河蚌等底栖动物为食。草鱼则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和水草多的近岸边,主要以水草、芦苇等为食。四大家鱼恰好互补,十分适合池塘混养。


在适应长期滤食和上层生活的过程中,白鲢的形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它的下颌延长,嘴也变得更加宽阔,张开时好似一个簸箕。白鲢时常会一边游动,一边张合大口来进食,水流裹挟着大颗粒的藻类和浮游动物顺着流入口中,经过螺旋型的鳃上器后,食物被细密特化为页状的鳃耙拦截,进入腹中。

为了更好观察水下环境,白鲢的眼睛位置也变低了不少,看起来又呆又憨。这也是鲢属Hypophthalmichthys 名字的由来——希腊语中意为“眼睛在下的鱼”。

大嘴如何净化水质

作为四大家鱼之一,白鲢更多还是出现在餐桌上。除此之外,它其实还有一个出人意料的本领——净化水质。

由于池塘湖泊等水域往往较为封闭,一旦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后,便会立刻爆发严重的水华,这不仅会产生难闻的味道,还会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20世纪70年代,武汉东湖每年夏季都会出现严重的蓝藻水华。然而自1985起,令人头疼的水华却突然销声匿迹,时至今日也再未爆发。中科院水生所的刘建康院士等人通过对照实验研究发现,这与当年湖中加大了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投放有着密切的联系。

国外一些水华爆发常常与小型藻类有关。理论上,滤食性鱼类吃掉以小型藻类等为食的浮游动物,会进一步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现象。这是因为,白鲢等鱼类的鳃耙虽然能拦住大型藻类,却对小型藻类无能为力,同时会将能控制小型藻类的浮游动物一并吞食,排出的粪便更是会进一步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所以,人们甚至会往水中投放食鱼性鱼类,来控制滤食性鱼类的数量。

然而东湖里的实验发现,同样的水体中,投放了白鲢等滤食性鱼类后的净水效果,要远远好于仅依靠浮游动物的净水效果。原因在于,东湖中泛滥成灾的恰恰是能被白鲢滤食的蓝藻等大型藻类,自1985年后,湖中白鲢等滤食性鱼类的数量和密度反而越来越大,故蓝藻水华至今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这一净水方法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肌间刺是它的法宝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开始陆续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即“青、鲢、草、鳙”四大家鱼。它们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大陆,担负起环境大使的使命。这些“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并控制水草、淡水螺类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的数量

初衷虽好,但美国人民却忽视了这是四把“双刃剑”。一方面,美国各河流的自然环境与白鲢等鱼类的原产地环境相仿,十分适合它们生存;另一方面,这几种鲤科鱼类的繁殖能力很强,而且其成体往往体型庞大,北美的淡水环境中缺乏足够的大型掠食性鱼类来控制它们的数量,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

于是在短短几年间,这些外来户迅速泛滥于美国大小河道之中,成功占领大部分的淡水自然水域,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甚至开始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

如临大敌的美国人民采取了拦网等各种措施,试图阻止白鲢等鱼类扩散,可惜收效甚微。为何对本土鱼类百试不爽的拦网,在白鲢面前却成了摆设呢?

原因或许就在于那令人讨厌的肌间刺

在中国,白鲢或许是最廉价的食用鱼了,不仅是因为其产量很大,更多是因为其肉质不佳,外加令人头疼的肌间刺,所以一般会被搅碎做成鱼丸食用。白鲢拥有四大家鱼中数量最多的肌间刺——足足123枚,比鲤鱼要多出20多枚。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肌间刺的作用一般是支撑肌肉辅助运动。白鲢不仅多刺,其刺更是分叉多且复杂,这为其出色的跳跃能力提供了基础。由于生活在水域上层,加之白鲢生性胆小,一有风吹草动便会迅速跃起,甚至怼到人脸上,以致于围网捕鱼时工人们需要戴上头盔等一系列防护工具。架设在河道中的拦网通常不过一米多高,对白鲢而言简直是小意思,它们甚至可以轻松越过一些小型的坝体。

传统的物理拦截无法奏效,毒鱼、电鱼等魔法伤害又会伤及无辜的本土鱼类,美国人虽是头疼,眼下却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或许会有人问,为什么不把白鲢等做成菜吃掉呢?因为它们不好吃,也不能吃。一方面,天然水域产鱼缺乏品控,肉质难以保证,数量夸张的肌间刺更是令不善择刺的美国人民望而却步;另一方面,据新近研究报告显示,当地的“亚洲鲤鱼”存在严重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富集现象,不宜食用。(实际上,靠吃货控制入侵物种数量的设想,多数时候都是空谈。)

它们还来得及

虽然白鲢在美国过得“滋润潇洒”,但其在原产地中国的种群却受到了不小的威胁。IUCN将白鲢的受威胁程度定位为NT,即“近危”级别,比大熊猫的“易危”只低一级。或许有人会问,白鲢的数量还有很多呀,市场上也随处可见,这么大的种群数量危在哪里?

首先,IUCN的评估是基于野生种群做出的,人工种群不涉及在内。其次,评估并非以数量作为单一标准,而是综合了种群健康程度、受威胁程度、长期发展趋势等得出的。

以白鲢为例,“近危”意味着眼下其野生种群已受到威胁,若长此以往不采取措施,会产生更糟的后果。对白鲢评估结果的解释中,IUCN官方给出了三个关键词:水坝、污染、过度捕捞

这里的水坝,是指整个长江流域大大小小四万座水坝的共同作用。水坝改变了水流、水温等一系列与鱼类繁殖相关的水文条件,使得白鲢种群和其产卵场分隔甚至破碎化。纵然白鲢能越过少数低矮的小坝体,面对更大的水坝还是无能为力,这极大影响了白鲢的繁殖效率。

此外,环境污染和人工种群带来的基因污染同样不容忽视,同样受此影响的鲤鱼甚至被评估为“易危”。而过度捕捞的压力更是雪上加霜,鱼苗们往往来不及长大,便被迷魂网等一系列违法网具和捕捞活动一网打尽,短短几十年间种群规模严重缩水,十不存一。

今年起正式实施的十年禁渔保护政策轰轰烈烈拉开帷幕,这给了长江里剩下的鱼儿们一个喘息的机会。至于十年后会有怎样的结果,曾作为中国淡水养殖起源的长江流域又能否借此机会重放光彩,我们且看。

上一篇
下一篇